欢迎访问广州星沅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020-31041875
News center
资讯中心
首页>资讯中心>技术分享
水文名词汇总
发布时间:2023-02-23

 1、水文学研究自然界水体的变化、运动、相互交换及时空变化(分布)规律的自然学科。

 2、水文站在河流或流域内设立的,按一定技术收集和提供水文要素的各种水文观测现场的总称。

 3、水文站网在一定地区,按一定原则,用适当数量的各类水文测站构成的水文资料收集系统。

 4、测站控制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器控制作用的诸多水力因素的总称。若这些水力因素的作用集中于某一断面,则称断面控制,若这些水力因素的作用集中于某段河槽,则称之为河槽控制。

 5、河流:汇集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道。

 6、流域:供给河流地面及地下径流的集水区域。

 7、流域面积:由流域分水线与出口断面所包围的区域面积。地面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成为闭合流域,反之成为非闭合流域。

 8、 降水、降水量:水分以各种形式(雨、雪、雹、露等)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叫做降水;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在一定面积上的总水量称为降水量。气流上升产生动力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

 9、基面:计算高程的起始面成为基面。将某一海滨地点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定为零的水准基面称为绝对基面;为计算测站水位或高程暂时坚定的基面,称为假定基面(常在水文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或者一时不具备接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冻结基面是水位测站的一种固定基面,一般将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测站基面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假定的固定基面,一般选在历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点以下0.5~1.0米处。

 10、水位:各种水体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11、流量(流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称为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过水断面上单位面积的体积称为单位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上单位宽度狭条面积的水量称为单宽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水面以下任意点处的单位深度内沿断面水平方向长条面积上的水量,称为单深流量;将某一过水断面分割成若干部分,则通过各部分面积上的流量称为部分流量。

 12、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的干沙重量。

 13、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泥沙重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输沙量。

 14、蒸发:当水面水分子受热而动能增大,克服分子间的内聚力从水面逸出的现象。

 15、水库:因一种或多种用水需要,按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适当坝址,拦河筑坝蓄水而形成的建筑。

 16、洪水:由暴雨或急骤融雪,水汇集至河网造成水位抬高、流量增大的现象。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出现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出现的最大流量称为洪峰流量。

 17、流域平均降雨量降落在流域上水的总体积平均普在流域面积上所具有的水深。

 18、单位含沙量:是指断面上有代表性的垂线或测点的含沙量。

 19、相应单沙:是指与某一瞬时的断面平均含沙量同一时间的单位含沙量。

 20、相应水位:是指断面上与实测流量相等的瞬时流量所对应的水位。

 21、测站灵敏度:是指河道流量变化时,相应水位发生变化的大小程度。

 22、泥沙颗粒级配:是指大小不同的泥沙颗粒各占多少的分配情况,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即用粒径与小于该粒径的沙重百分数关系曲线表示。

 23、悬移质: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移动的泥沙。沿河底滚动,移动或跳跃的泥沙称为推移质。组成河床的物质称为河床质。

 24、基线:为测算垂线及浮标在断面上的位置(起点距),而在岸上设置的线段。

 25、流速:单位时间内水质点通过的距离。

 26、横断面:垂直于河流流向的截面。纵断面:是指河源至合口沿溪线的断面。河床线上任意点的高程称为河底高程。河床线于历年最高洪水位之间的范围称为大断面。河底高程与水面线(水位)之差称为水深。断面上任意一点至断面起点的水平距离称为起点距。用于水准测量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27、挟沙能力:当水流的含沙量达到饱和,使水流处于不冲不淤的状态,此时河流所具有的含沙量称为挟沙能力。

 28、水文预报:根据前期或现时已出现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湖泊等水体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位状况作出定量(或定性)的科学预测。

 29、下渗:水分从地表面渗入土壤的过程。

 30、产流:各种径流的生成过程。是流域下垫面、降雨、下渗、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发展过程。

 31、汇流:包气带的各个界面上所产生的各种径流成分向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

 32、单位线:在单位时段内,由均匀分布在流域上一个单位径流深形成的流域出口断面的地表径流过程。

 33、暴雨:一日降雨量超过50mm或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6mm称为暴雨。

 34、糙率:表征河渠底部和岸壁影响水流阻力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因素。

 35、絮凝:由于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德作用,而产生相邻泥沙颗粒互相连接的现象。

 36、水文调查: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不足或其他特定的目的,采用勘测、调查、考证等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有关资料的工作

 37、脉动:水流质点相互掺混而呈部规则运动,从而使水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现象。

 38、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在观测和计算过程中产生的大小和符号恒定不变的误差,或在条件改变时,误差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39、随机误差:在观测和计算过程中,从单个误差看其符号和大小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但就大量误差总统而言,却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随着测验次数的无限增加,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40、相对误差:观测值的绝对误差与其标准值之比;绝对误差:观测值与标准值之差的绝对值。标准误差(均方误):表示样本的观测值与均值离散程度的参数。

 41、水质评价:是根据水的用途和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按照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状况、利用价值、保护和改善水质等进行评定。

 42、站网密度:每个测站控制的国土面积数或一定国土面积内的测站总数。(包括现实密度和可用密度)

 43、水环境:就是围绕水体的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体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44、抵偿河长(特征河长):在一定长度的河床内,如果由于水位变化引起流量增减量与由于附加比降引起的流量增减量互相抵消,从而使得河段的槽蓄量雨下断面流量呈单值关系,此河长称为抵偿河长(特征河长)。

 45、土壤蒸发能力: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能满足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量。

 46、汇流时间降落在流域上的降雨质点汇集到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

 47、河流水情:是指河流的水源补给、水质、洪水、枯水、泥沙和冰情等要素的特征。

 48、侵蚀模数:一定时段内单位流域面积上的产沙量,表征流域水土流失的平均情况。侵蚀深度是指出口断面一定时段内的输沙总体积平铺在流域面积上的深度。

 49、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自然界的各种水统称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可更新、可恢复的水称为水资源。水资源评价就是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的分析评定。